補水無效?5大隱形屏障讓肌膚「拒收」水分的真相!  

許多人誤解「油水平衡」需不斷補水,實際上過度保濕會引發「過度水合」。當角質層長時間浸泡在過量水分中,細胞間脂質結構鬆散,反而加速水分蒸發,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彌補屏障漏洞。勤奮地執行「補水+鎖水」公式,但肌膚卻仍像沙漠般乾燥,無意中築起了「拒水屏障」,快檢視是否已踩雷:

 

♡ 屏障漏洞:敏感肌的惡性循環

皮膚敏感不適時,即角質層已出現微裂痕,此時瘋狂敷護膚如同對傷口灑鹽,反而加劇刺激。與其不斷尋找更強效的補水、鎖水成分,不如考慮強化肌膚屏障來平衡肌膚生態,先填補細胞間隙再補水,這樣能更好地留住水分並達到保濕效果。 

 

♡ 濕度落差:保養時機比成分更重要 

保濕水在洗面後「90秒內」拍上。趁角質仍濕潤時,再使用含有大量水分並能夠柔化角質層的保濕水,讓後續護膚品更易吸收。若等到肌膚完全乾燥,後續保養吸收率將大大下降。  

 

♡ 油水失衡:鎖水≠封閉

混合肌常誤用油性產品,導致毛孔堵塞。覺得皮膚容易出油便一味選擇清爽的護膚品,會導致補充的水分迅速流失,皮膚反而越補越乾。重申:肌膚只有達到油水平衡才能鎖住水分。因此,在補充所需水分後,需要適當的油脂來封住水分,才能使肌膚長時間保持水嫩。

 

♡ 清潔過當:深層清潔+熱水=雙重破壞

早上僅用溫水或無泡潔面產品,夜間選擇胺基酸系或溫和泡沫型潔膚產品,避免過度去除皮脂膜。若使用卸妝油,務必以溫水充分乳化,殘留的油膜正是天然鎖水層。

謹記,潔面原意是去除附著在肌膚上的粉塵、多餘油脂等,讓水分順利進入角質層。

 

♡ 水合中毒:面膜的甜蜜陷阱

敷面膜或厚塗面霜,就像讓肌膚吃養分自助餐。所以,每日敷面膜會使角質層大大膨脹,繼而引發「滲透壓失衡性脫水」。這樣「過度水合」使肌膚細胞吸水過多,使結構變脆弱降低抵抗力及脂質結構鬆散,當有外力影響時更容易使肌膚屏障受損而流失水分。

 

總結,適當保養才是現在的保養趨勢。